首页
关于我们
企业文化
复合材料模具
SMC模具
碳纤维模具
BMC模具
密胺模具
LFT-D模具
注塑模具
汽车配件模具
日用品模具
厂房展示
模具设计
久泰视频
新闻资讯
联系我们
台州市黄岩久泰模具有限公司
Taizhou Huangyan Jiutai Mold Co., Ltd
文章
产品
商品
信息
搜索
SMC 手术消毒轻量化托盘驱动模具创新
新闻资讯
/ 2025-10-17 09:37:35
台州市黄岩久泰模具有限公司
SMC 手术器械消毒轻量化托盘驱动模具创新
一、模具材料选择:平衡精度保持性与医用兼容性
医疗消毒托盘需耐受高温高压灭菌(如 134℃蒸汽灭菌)、化学消毒剂腐蚀(如含氯消毒剂),且模具表面需避免释放有害物质,因此材料选择需兼顾力学性能与医用安全性:
核心模具钢选型依据托盘精度要求分级选择模具钢,常见类型及适配场景如下:
•
P20 钢:
适用于普通精度消毒托盘(尺寸公差 ±0.2mm),具备良好的加工性能与抛光性,成本较低,可通过表面镀铬处理提升耐磨性,使用寿命约 10 万模次。
•
718 钢:
针对高精度托盘(尺寸公差 ±0.1mm),如带分隔格、卡槽结构的复杂托盘,其硬度(HRC 30-35)与韧性平衡,经氮化处理后表面硬度可达 HV 800 以上,能长期保持模具精度,使用寿命提升至 15 万模次以上。
•
H13 钢:
用于需频繁高温模压的场景(模压温度>160℃),热强性与热疲劳性能优异,可避免模具因反复冷热冲击产生裂纹,适合批量生产(日均产能>500 件)的消毒托盘模具。
2.表面处理技术必须通过表面处理实现 “抗菌、耐腐、易脱模” 三大功能,主流方案包括:
•
硬铬镀层(厚度 5-10μm):
表面光洁度可达 Ra≤0.02μm,耐磨性提升 3 倍,同时降低 SMC 材料与模具的粘连风险,且镀铬层化学稳定性强,可耐受医用消毒剂长期侵蚀。
•
气体氮化处理:
形成深度 0.1-0.3mm 的氮化层,表面硬度达 HV 1000 以上,且无镀层脱落风险(避免金属离子迁移至托盘),符合医疗级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要求(如 ISO 10993-5 细胞毒性测试)。
http://www.jiutai-mould.com/
二、模具设计核心要点:适配托盘功能与生产效率
消毒托盘的结构特性(如分隔腔、排水孔、堆叠卡扣)及使用场景(反复灭菌、承重>5kg),决定模具设计需重点突破三大技术难点:
1.精密结构设计
•
分型面与脱模系统:采用 “曲面分型 + 斜顶机构”,避免托盘分隔格、卡扣等复杂结构出现成型缺陷(如飞边、拉伤);脱模角控制在 1.5°-3°,确保脱模顺畅同时避免托盘变形。
•
排气系统优化:因 SMC 材料模压时会释放微量气体,需在模具型腔边缘设置 0.03-0.05mm 宽的排气槽,防止托盘表面产生气泡(气泡直径需<0.1mm,避免细菌藏匿)。
热管理系统采用多区域温控设计,通过嵌入模具的加热管(功率 500W / 组)与冷却水道,将模温均匀性控制在 ±2℃以内:
•
模压温度通常设定为 150-170℃,匹配 SMC 材料的固化特性;
冷却水道与型腔距离保持 15-20mm,确保托盘成型后快速降温(冷却时间<30s),提升生产效率。
数字化仿真优化借助 CAD/CAE 技术提前规避设计缺陷:
•通过流场模拟分析 SMC 材料在型腔中的填充过程,优化浇口位置(通常采用侧浇口,避免材料流动不均导致的纤维团聚);
利用结构仿真验证模具强度,如托盘承重部位对应的模具型腔,需通过有限元分析确保形变<0.01mm,避免长期使用后托盘出现凹陷。
三、制造工艺:智能化与合规化双轮驱动
医疗级模具需满足严格的质量管控标准(如 ISO 13485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),制造过程需整合精密加工与智能检测技术:
1.精密加工流程
•
型腔加工采用五轴联动数控机床,定位精度达 ±0.005mm,确保分隔格、卡槽等细节结构的成型精度;
•
抛光工序分三级进行(粗抛→精抛→镜面抛),最终表面光洁度需达到 Ra≤0.01μm,减少 SMC 材料在型腔表面的残留风险。
2.智能质量管控
•
模压过程中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、压力数据(采样频率 100 次 / 秒),结合 AI 算法调整工艺参数,将产品不良率控制在 1% 以下;
•
采用机器视觉检测模具表面缺陷(如划痕、凹陷),检测精度达 0.01mm,避免缺陷传递至托盘产品。
四、行业发展趋势:轻量化与智能化升级
随着医疗耗材国产化推进与 SMC 材料技术突破,模具行业正呈现两大升级方向:
1.轻量化托盘驱动模具创新
生物基 SMC 材料(如蓖麻基树脂基体)的应用,使托盘重量降低 30%,模具需适配新型材料的流动性特点:
•
优化浇口尺寸(直径扩大至 8-10mm),提升生物基 SMC 的填充效率;
•采用模块化模具设计,实现 “同一模具兼容不同厚度(2-5mm)托盘” 的快速切换,满足医院个性化需求。
2.智能化生产整合
•
数字孪生技术应用:构建模具虚拟模型,实时映射物理模具的温度、磨损状态,提前预警维护需求(如镀铬层磨损至 3μm 时自动提醒返修);
•自动化集成:模具与机器人上下料系统联动,实现 “SMC 片材投放→模压成型→托盘取出→检测” 全流程自动化,单条生产线产能提升至日均 1000 件以上。
最新动态
SMC 手术消毒轻量化托盘驱动模具创新
2025-10-17 09:37:35
LFT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中的应用前景
2025-10-15 08:56:59
SMC铁路信号方向盒模具特点
2025-10-13 10:10:42
SMC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如何?
2025-10-10 13:26:24
SMC台盆模具的主要原材料是什么?
2025-10-08 10:02:16
SMC模具的发展趋势是什么?
2025-09-26 09:48:54
如何提高碳纤维模具的性能?
2025-09-22 08:49:06
SMC材料的应用领域有哪些?
2025-09-18 14:53:49
哪些汽车零部件适合使用LFT工艺生产?
2025-09-08 09:10:55
密胺餐具的实用性、安全性与经济性
2025-09-05 08:54:03
点击阅读更多内容
下一篇
LFT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中的应用前景
关于我们
产品中心
联系我们:
18958556615
地址
:浙江省台州市
黄岩区
北城街道惠民路23号
新闻资讯
版权所有:台州市黄岩久泰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:
百度【百泰建站】
浙ICP备18017000号-4
本站使用
百度智能门户
搭建
管理登录